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佛光緣彰化館佛教藝術講座 探索各教派曼荼羅意涵
2025-08-31
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8月29日邀請華梵大學佛教藝術學系助理教授鍾碧芬,以「曼荼羅—從宏觀佛教宇宙到微觀心識」為題,於佛光山福山寺舉辦佛教藝術專題講座,美術館義工、彰化社區大學學員及福山寺信徒共51名,一起穿越歷史,在思想與藝術的交織之下,探索佛教曼荼羅在印度、中國、日本與西藏的發展脈絡,深入圖像背後深邃的佛學意涵。
鍾碧芬表示,印度密教經典《大日經》、《金剛頂經》奠定了曼荼羅的思想基礎,並講解多幅曼荼羅的圖景,從方形宮殿式結構,中央安置主尊佛或本尊菩薩,四周輝映著諸佛、菩薩與護法神祇,層層交織成莊嚴的法界。曼荼羅既映照佛國宇宙的浩瀚,又細緻描繪心識的深處,成為修行者在儀式與禪修中進入佛法核心的門徑。
以陝西扶風法門寺塔的地宮呈現的立體《兩界曼荼羅圖》為例,在地宮的密龕五重寶函表現的是金剛界曼荼羅,後室八重寶函呈現出胎藏曼荼羅,金剛界與胎藏曼荼羅完美融合,呈現於地宮中室的捧真身菩薩。
鍾碧芬另外舉例,在雪域高原西藏曼荼羅則綻放出另一種姿態。寧瑪派大圓滿法《文武百尊曼荼羅》,圖像中並列慈悲莊嚴的「文尊」與威猛忿怒的「武尊」,象徵人死後心識在中陰狀態所面臨的種種境界。修行者透過觀修曼荼羅,不僅理解生命輪迴的奧祕,更學習如何超越恐懼,直入佛性的智慧。
鍾碧芬強調,曼荼羅圖像每一尊佛菩薩、每一層次的結界,實際上都隱喻修行者內在心靈的不同層面。曼荼羅不只是藝術圖像,更是修行者觀照心靈、理解佛法的重要途徑。它將宇宙與人心緊密結合,帶領人們在圖像中體驗佛教的智慧。
彰化市中山國小退休校長劉素珠分享,「曼荼羅」對其而言是完全陌生的佛教藝術,講師藉由不同時期、不同國家之曼荼羅呈現的圖案佈局與諸佛菩薩圖像表徵,深探其所代表的智慧本質,據以體悟及梳理為人處世最深層的反思。美術館義工李金興說,感謝講師精闢細膩的講解,佛教藝術博大精深,要保存數百年、千年更屬不易,感謝有此課程能更了解其中的奧妙。
鍾碧芬表示,印度密教經典《大日經》、《金剛頂經》奠定了曼荼羅的思想基礎,並講解多幅曼荼羅的圖景,從方形宮殿式結構,中央安置主尊佛或本尊菩薩,四周輝映著諸佛、菩薩與護法神祇,層層交織成莊嚴的法界。曼荼羅既映照佛國宇宙的浩瀚,又細緻描繪心識的深處,成為修行者在儀式與禪修中進入佛法核心的門徑。
以陝西扶風法門寺塔的地宮呈現的立體《兩界曼荼羅圖》為例,在地宮的密龕五重寶函表現的是金剛界曼荼羅,後室八重寶函呈現出胎藏曼荼羅,金剛界與胎藏曼荼羅完美融合,呈現於地宮中室的捧真身菩薩。
鍾碧芬另外舉例,在雪域高原西藏曼荼羅則綻放出另一種姿態。寧瑪派大圓滿法《文武百尊曼荼羅》,圖像中並列慈悲莊嚴的「文尊」與威猛忿怒的「武尊」,象徵人死後心識在中陰狀態所面臨的種種境界。修行者透過觀修曼荼羅,不僅理解生命輪迴的奧祕,更學習如何超越恐懼,直入佛性的智慧。
鍾碧芬強調,曼荼羅圖像每一尊佛菩薩、每一層次的結界,實際上都隱喻修行者內在心靈的不同層面。曼荼羅不只是藝術圖像,更是修行者觀照心靈、理解佛法的重要途徑。它將宇宙與人心緊密結合,帶領人們在圖像中體驗佛教的智慧。
彰化市中山國小退休校長劉素珠分享,「曼荼羅」對其而言是完全陌生的佛教藝術,講師藉由不同時期、不同國家之曼荼羅呈現的圖案佈局與諸佛菩薩圖像表徵,深探其所代表的智慧本質,據以體悟及梳理為人處世最深層的反思。美術館義工李金興說,感謝講師精闢細膩的講解,佛教藝術博大精深,要保存數百年、千年更屬不易,感謝有此課程能更了解其中的奧妙。
最新消息
板橋講堂佛學講座 佛法其實很懂你的心
2025-08-31佛光童軍與時俱進 承載願景力求永續與傳承
2025-08-31新馬寺道糧功德回向 1500人祈願國泰民安
2025-08-31佛光緣彰化館佛教藝術講座 探索各教派曼荼羅意涵
2025-08-31福山書院第15期開學 開展人間佛教修學新程
2025-08-31食在有福 愛在鳳山
2025-08-31妙法寺雲水書車暑假不打烊 炎炎夏日閱讀樂
2025-08-31【星雲大師全集19】佛教管理學.佛法的管理法⑱
2025-08-31雪蘭莪瓜拉益智小學校園講座 點燃學子希望燈塔
2025-08-30拉曼理工大學佛學會 引導青年慧點人生路
2025-08-30
相
關
消
息